
暑假期间,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增加了,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。不少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模式,经历了从“母慈子孝”到“相看两厌”的过程。而这个过程,从放暑假开始计算,只需要两2周时间。
有心理医生提醒,到8月底,也就是快要开学的一段时间,亲子关系还会来一番波动。
各位家长,您知道怎样才是假期亲子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吗?
家长要明白暑假的功能是休整
在暑假里,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一般有这两点:一方面,很多父母还要上班,孩子只能由老人照看,老人照看孩子确实存在问题,比如溺爱、放任等;另一方面,孩子暑假在家时间长了,可能会出现一些让家长抓狂的松散状态,比如不爱写作业、不爱运动、沉迷游戏或电视。
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又快乐的暑假,家长需要明白暑假是用来干什么的,了解设置暑假的意义,有合理期待,这样在陪孩子过暑假的过程中才不会有激烈的矛盾。
暑假最根本的功能是休整,是孩子身心放松的假期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,平时的学习任务比较重,校园生活节奏固定而紧凑,暑假是一个休整的时间。父母如果能趁着假期带孩子一起旅游,做些休闲的活动,既能够帮孩子放松,又能够促进亲子关系,一举两得。
暑假长达一个多月,如果这期间完全没有计划和安排,孩子必定是会出现散漫、混乱、无聊等状态;可是如果计划得太过紧凑,又会让孩子感觉暑假还不如上学,感觉过了个“寂寞”。
家长们可以先问问孩子对暑假的期待,做一个暑期大致的规划,将孩子想做的事情安排进去,再提出一些限制和要求,比如约定好每周或每天娱乐休闲的时间和条件,每天完成多少的作业。
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后,可以召开全家会议,公布假期的安排,让老人知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,也可以让老人帮着做一些辅助的工作。
年纪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更多具体的帮助,甚至需要将这些约定画下来,贴在显眼处。而对于青春期之后的学生,就不要盯着孩子的执行过程,要抓大放小,提出基本要求,说明底线。
陪孩子做这五件事最能提升幸福感
01
陪孩子玩游戏
02
多陪孩子一起吃饭
陪孩子吃饭,也是大事。
03
偶尔给孩子一些仪式感
04
共同参加一些活动
05
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